找到相关内容18548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

    决议,精研教理,努力修持,以造就弘法人材。中国佛学院的筹办,我认为最好能由各地推举或由中国佛协邀请各宗巨匠云集来京,共同研学。又我认为佛弟子的日常生活、衣食等有可以权变的;惟三学思想,即戒定慧等理论,...

    胡孝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101.html
  • 无畏布施:“人间佛教”的虚云模式

    无量众生得道,后舍利弗逐佛转法轮,余诸圣人,虽非转法轮,亦为众生说法得道,亦名法施;复有遍吉菩萨、观世音、得大势、文殊师利、弥勒萨等,以二种神通力果报神通、修得神通,是中,以福德方便力、光明、神足等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994120.html
  • 如何从“看”中回归生命的源头

    。[[24]]   初心人所发出的疑念很粗,忽断忽续,忽熟忽生,算不得疑情,仅可叫做想;渐渐狂心收笼了,念头有点把的了,才叫做参;再渐渐功夫纯熟,不疑而自疑,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,也不知道有身心...

    魏建中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294133.html
  • 罗什渊源

    作答;对鸠摩罗什法师的聪明才智更是钦佩不已。至此,罗什法师母子在罽国国受到广泛的拥戴和尊敬,并且被罽国国王尊为国师。他们在罽宾国修佛研经,了两年,对佛法的认识更进了一步。到鸠摩罗什法师十一岁的时候,...

    理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5572394351.html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口述记

    处所摄色。第四心不相应行法。略有二十四种。一得。二命根。三众同分。四异生性。五无想定。六灭尽定。七无想报。八名身。九句身。十文身。十一生。十二。十三老。十四无常。十五流转。十六定异。十七相应。十八...,整夜整夜的赌,熬红了双眼,最后实在困得不得了,拿火柴棒支眼皮照样赌,这仍是懈怠……你说赌徒自认为熬夜是正当的呀,你这是痴!现在社会上行贿、受贿不能明着塞红包,就赌──变相行贿。为了一笔贷款,厂长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法相|唯识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082994600.html
  • 放生·放死

    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着和合共、唇齿相依、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;同样,佛教的“依正不二”理论告诉我们,主体的人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相互依赖、相互影响、不可分割的。地球是人与万物共有的空间,多样性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5294625.html
  • 再次强调孝养父母及行善对戒邪淫的重要性

    他们村里的三十多户人家,很快就要没有地方了.因为多年的砍伐,他们房屋所依赖的山坡已经开始松动退化,雨水随时会把山坡上的泥沙冲刷下来,给这些住户的房屋造成毁灭性的破坏.本来修个防护堤就可以解决问题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4794665.html
  • 论晋水净源与北宋的华严中兴

    《四绝论》),后撰有《肇论中吴集解》3卷及《肇论中吴令模钞》2卷。   其间,净源一度因省亲返归福建泉州,应请主持清凉寺。但不久后,即返归游古吴,苏州报恩寺观音院。其后,应当时杭州太守沈文通之请,...

    陈永革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2.html
  • 莲池大师的净土判教思想

    ,忽大悟。作偈曰:“二十年前事可疑,三千里外遇何奇?焚香掷戟浑如梦,魔佛空争是与非。”分卫至南京瓦棺寺,病革,即有欲以就茶毗者,师微曰:“一息尚存。”乃止。病间至湖州之南浔,豆腐桥废祠中,苦行三年,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095063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

    表述来阐述真妄和合的道理。   2、未证真心则不明戒之真正内涵   真心的理地虽然没有持犯,但是没有证悟白心,则对于戒律真正内涵的理解还是有缺陷的。大乘戒律的目的是引导众生增进智慧、契悟无所之真心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995094.html